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6 11:53:21  浏览:801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
1999年6月18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于1999年3月18日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发布。本规范自1999年8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适用于药品制剂生产的全过程、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

第二章 机构与人员
第三条 药品生产企业应建立生产和质量管理机构。各级机构和人员职责应明确,并配备一定数量的与药品生产相适应的具有专业知识、生产经验及组织能力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第四条 企业主管药品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的负责人应具有医药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有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经验,对本规范的实施和产品质量负责。
第五条 药品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应具有医药或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有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有能力对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药品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
第六条 从事药品生产操作及质量检验的人员应经专业技术培训,具有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对从事高生物活性、高毒性、强污染性、高致敏性及有特殊要求的药品生产操作和质量检验人员应经相应专业的技术培训。
第七条 对从事药品生产的各级人员应按本规范要求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三章 厂房与设施
第八条 药品生产企业必须有整洁的生产环境;厂区的地面、路面及运输等不应对药品的生产造成污染;生产、行政、生活和辅助区的总体布局应合理,不得互相妨碍。
第九条 厂房应按生产工艺流程及所要求的空气洁净级别进行合理布局。同一厂房内以及相邻厂房之间的生产操作不得相互妨碍。
第十条 厂房应有防止昆虫和其他动物进入的设施。
第十一条 在设计和建设厂房时,应考虑使用时便于进行清洁工作。洁净室(区)的内表面应平整光滑、无裂缝、接口严密、无颗粒物脱落,并能耐受清洗和消毒,墙壁与地面的交界处宜成弧形或采取其他措施,以减少灰尘积聚和便于清洁。
第十二条 生产区和储存区应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面积和空间用以安置设备、物料,便于生产操作,存放物料、中间产品、待验品和成品,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差错和交叉污染。
第十三条 洁净室(区)内各种管道、灯具、风口以及其他公用设施,在设计和安装时应考虑使用中避免出现不易清洁的部位。
第十四条 洁净室(区)应根据生产要求提供足够的照明。主要工作室的照度宜为300勒克斯;对照度有特殊要求的生产部位可设置局部照明。厂房应有应急照明设施。
第十五条 进入洁净室(区)的空气必须净化,并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划分空气洁净级别。洁净室(区)内空气的微生物数和尘粒数应定期监测,监测结果应记录存档。
第十六条 洁净室(区)的窗户、天棚及进入室内的管道、风口、灯具与墙壁或天棚的连接部位均应密封。空气洁净级别不同的相邻房间之间的静压差应大于5帕,洁净室(区)与室外大气的静压差应大于10帕,并应有指示压差的装置。
第十七条 洁净室(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与药品生产工艺要求相适应。无特殊要求时,温度应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
第十八条 洁净室(区)内安装的水池、地漏不得对药品产生污染。
第十九条 不同空气洁净度等级的洁净室(区)之间的人员及物料出入,应有防止交叉污染的措施。
第二十条 生产青霉素类等高致敏性药品必须使用独立的厂房与设施,分装室应保持相对负压,排至室外的废气应经净化处理并符合要求,排风口应远离其它空气净化系统的进风口;生产β-内酰胺结构类药品必须使用专用设备和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并与其它药品生产区域严格分开。
第二十一条 避孕药品的生产厂房应与其它药品生产厂房分开,并装有独立的专用的空气净化系统。生产激素类、抗肿瘤类化学药品应避免与其他药品使用同一设备和空气净化系统;不可避免时,应采用有效的防护措施和必要的验证。
放射性药品的生产、包装和储存应使用专用的、安全的设备,生产区排出的空气不应循环使用,排气中应避免含有放射性微粒,符合国家关于辐射防护的要求与规定。
第二十二条 生产用菌毒种与非生产用菌毒种、生产用细胞与非生产用细胞、强毒与弱毒、死毒与活毒、脱毒前与脱毒后的制品和活疫苗与灭活疫苗、人血液制品、预防制品等的加工或灌装不得同时在同一生产厂房内进行,其贮存要严格分开。不同种类的活疫苗的处理及灌装应彼此分开。强毒微生物及芽胞菌制品的区域与相邻区域应保持相对负压,并有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
第二十三条 中药材的前处理、提取、浓缩以及动物脏器、组织的洗涤或处理等生产操作,必须与其制剂生产严格分开。
中药材的蒸、炒、灸、煅等炮制操作应有良好的通风、除烟、除尘、降温设施。筛选、切片、粉碎等操作应有有效的除尘、排风设施。
第二十四条 厂房必要时应有防尘及捕尘设施。
第二十五条 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干燥用空气、压缩空气和惰性气体应经净化处理,符合生产要求。
第二十六条 仓储区要保持清洁和干燥。照明、通风等设施及温度、湿度的控制应符合储存要求并定期监测。
仓储区可设原料取样室,取样环境的空气洁净度等级应与生产要求一致。如不在取样室取样,取样时应有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的措施。
第二十七条 根据药品生产工艺要求,洁净室(区)内设置的称量室和备料室,空气洁净度等级应与生产要求一致,并有捕尘和防止交叉污染的设施。
第二十八条 质量管理部门根据需要设置的检验、中药标本、留样观察以及其它各类实验室应与药品生产区分开。生物检定、微生物限度检定和放射性同位素检定要分室进行。
第二十九条 对有特殊要求的仪器、仪表,应安放在专门的仪器室内,并有防止静电、震动、潮湿或其它外界因素影响的设施。
第三十条 实验动物房应与其他区域严格分开,其设计建造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四章 设备
第三十一条 设备的设计、选型、安装应符合生产要求,易于清洗、消毒或灭菌,便于生产操作和维修、保养,并能防止差错和减少污染。
第三十二条 与药品直接接触的设备表面应光洁、平整、易清洗或消毒、耐腐蚀,不与药品发生化学变化或吸附药品。设备所用的润滑剂、冷却剂等不得对药品或容器造成污染。
第三十三条 与设备连接的主要固定管道应标明管内物料名称、流向。
第三十四条 纯化水、注射用水的制备、储存和分配应能防止微生物的滋生和污染。储罐和输送管道所用材料应无毒、耐腐蚀。管道的设计和安装应避免死角、盲管。储罐和管道要规定清洗、灭菌周期。注射用水储罐的通气口应安装不脱落纤维的疏水性除菌滤器。注射用水的储存可采用80℃以上保温、65℃以上保温循环或4℃以下存放。
第三十五条 用于生产和检验的仪器、仪表、量具、衡器等,其适用范围和精密度应符合生产和检验要求,有明显的合格标志,并定期校验。
第三十六条 生产设备应有明显的状态标志,并定期维修、保养和验证。设备安装、维修、保养的操作不得影响产品的质量。不合格的设备如有可能应搬出生产区,未搬出前应有明显标志。
第三十七条 生产、检验设备均应有使用、维修、保养记录,并由专人管理。

第五章 物料
第三十八条 药品生产所用物料的购入、储存、发放、使用等应制定管理制度。
第三十九条 药品生产所用的物料,应符合药品标准、包装材料标准、生物制品规程或其它有关标准,不得对药品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进口原料药应有口岸药品检验所的药品检验报告。
第四十条 药品生产所用的中药材,应按质量标准购入,其产地应保持相对稳定。
第四十一条 药品生产所用物料应从符合规定的单位购进,并按规定入库。
第四十二条 待验、合格、不合格物料要严格管理。不合格的物料要专区存放,有易于识别的明显标志,并按有关规定及时处理。
第四十三条 对温度、湿度或其他条件有特殊要求的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应按规定条件储存。固体、液体原料应分开储存;挥发性物料应注意避免污染其它物料;炮制、整理加工后的净药材应使用清洁容器或包装,并与未加工、炮制的药材严格分开。
第四十四条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包括药材)、放射性药品及易燃、易爆和其它危险品的验收、储存、保管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规定。菌毒种的验收、储存、保管、使用、销毁应执行国家有关医学微生物菌种保管的规定。
第四十五条 物料应按规定的使用期限储存,无规定使用期限的,其储存一般不超过三年,期满后应复验。储存期内如有特殊情况应及时复验。
第四十六条 药品的标签、使用说明书必须与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内容、式样、文字相一致。标签、使用说明书须经企业质量管理部门校对无误后印制、发放、使用。
第四十七条 药品的标签、使用说明书应由专人保管、领用,其要求如下:
1、标签和使用说明书均应按品种、规格有专柜或专库存放,凭批包装指令发放,按实际需要量领取。
2、标签要计数发放、领用人核对、签名,使用数、残损数及剩余数之和应与领用数相符,印有批号的残损或剩余标签应由专人负责计数销毁。
3、标签发放、使用、销毁应有记录。

第六章 卫生
第四十八条 药品生产企业应有防止污染的卫生措施,制定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并由专人负责。
第四十九条 药品生产车间、工序、岗位均应按生产和空气洁净度等级的要求制定厂房、设备、容器等清洁规程,内容应包括:清洁方法、程序、间隔时间,使用的清洁剂或消毒剂,清洁工具的清洁方法和存放地点。
第五十条 生产区不得存放非生产物品和个人杂物。生产中的废弃物应及时处理。
第五十一条 更衣室、浴室及厕所的设置不得对洁净室(区)产生不良影响。
第五十二条 工作服的选材、式样及穿戴方式应与生产操作和空气洁净度等级要求相适应,并不得混用。
洁净工作服的质地应光滑、不产生静电、不脱落纤维和颗粒性物质。无菌工作服必须包盖全部头发、胡须及脚部,并能阻留人体脱落物。
不同空气洁净度等级使用的工作服应分别清洗、整理,必要时消毒或灭菌。工作服洗涤、灭菌时不应带入附加的颗粒物质。工作服应制定清洗周期。
第五十三条 洁净室(区)仅限于该区域生产操作人员和经批准的人员进入。
第五十四条 进入洁净室(区)的人员不得化妆和佩带饰物,不得裸手直接接触药品。
第五十五条 洁净室(区)应定期消毒。使用的消毒剂不得对设备、物料和成品产生污染。消毒剂品种应定期更换,防止产生耐药菌株。
第五十六条 药品生产人员应有健康档案。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人员每年至少体检一次。传染病、皮肤病患者和体表有伤口者不得从事直接接触药品的生产。

第七章 验证
第五十七条 药品生产验证应包括厂房、设施及设备安装确认、运行确认、性能确认和产品验证。
第五十八条 产品的生产工艺及关键设施、设备应按验证方案进行验证。当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如工艺、质量控制方法、主要原辅料、主要生产设备等发生改变时,以及生产一定周期后,应进行再验证。
第五十九条 应根据验证对象提出验证项目、制定验证方案,并组织实施。验证工作完成后应写出验证报告,由验证工作负责人审核、批准。
第六十条 验证过程中的数据和分析内容应以文件形式归档保存。验证文件应包括验证方案、验证报告、评价和建议、批准人等。

第八章 文件
第六十一条 药品生产企业应有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的各项制度和记录:
1、厂房、设施和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检修等制度和记录;
2、物料验收、生产操作、检验、发放、成品销售和用户投诉等制度和记录;
3、不合格品管理、物料退库和报废、紧急情况处理等制度和记录;
4、环境、厂房、设备、人员等卫生管理制度和记录;
5、本规范和专业技术培训等制度和记录。
第六十二条 产品生产管理文件主要有:
1、生产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或标准操作规程
生产工艺规程的内容包括:品名,剂型,处方,生产工艺的操作要求,物料、中间产品、成品的质量标准和技术参数及储存注意事项,物料平衡的计算方法,成品容器、包装材料的要求等。
岗位操作法的内容包括:生产操作方法和要点,重点操作的复核、复查,中间产品质量标准及控制,安全和劳动保护,设备维修、清洗,异常情况处理和报告,工艺卫生和环境卫生等。
标准操作规程的内容包括:题目、编号、制定人及制定日期、审核人及审核日期、批准人及批准日期、颁发部门、生效日期、分发部门,标题及正文。
2、批生产记录
批生产记录内容包括:产品名称、生产批号、生产日期、操作者、复核者的签名,有关操作与设备、相关生产阶段的产品数量、物料平衡的计算、生产过程的控制记录及特殊问题记录。
第六十三条 产品质量管理文件主要有:
1、药品的申请和审批文件;
2、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质量标准及其检验操作规程;
3、产品质量稳定性考察;
4、批检验记录。
第六十四条 药品生产企业应建立文件的起草、修订、审查、批准、撤销、印制及保管的管理制度。分发、使用的文件应为批准的现行文本。已撤销和过时的文件除留档备查外,不得在工作现场出现。
第六十五条 制定生产管理文件和质量管理文件的要求:
1、文件的标题应能清楚地说明文件的性质;
2、各类文件应有便于识别其文本、类别的系统编码和日期;
3、文件使用的语言应确切、易懂;
4、填写数据时应有足够的空格;
5、文件制定、审查和批准的责任应明确,并有责任人签名。

第九章 生产管理
第六十六条 生产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和标准操作规程不得任意更改。如需更改时,应按制定时的程序办理修订、审批手续。
第六十七条 每批产品应按产量和数量的物料平衡进行检查。如有显著差异,必须查明原因,在得出合理解释,确认无潜在质量事故后,方可按正常产品处理。
第六十八条 批生产记录应字迹清晰、内容真实、数据完整,并由操作人及复核人签名。记录应保持整洁,不得撕毁和任意涂改;更改时,在更改处签名,并使原数据仍可辩认。
批生产记录应按批号归档,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一年。未规定有效期的药品,其批生产记录至少保存三年。
第六十九条 在规定期限内具有同一性质和质量,并在同一连续生产周期中生产出来的一定数量的药品为一批。每批药品均应编制生产批号。
第七十条 为防止药品被污染和混淆,生产操作应采取以下措施:
1、生产前应确认无上次生产遗留物;
2、应防止尘埃的产生和扩散;
3、不同产品品种、规格的生产操作不得在同一生产操作间同时进行;
有数条包装线同时进行包装时,应采取隔离或其它有效防止污染或混淆的设施;
4、生产过程中应防止物料及产品所产生的气体、蒸汽、喷雾物或生物体等引起的交叉污染;
5、每一生产操作间或生产用设备、容器应有所生产的产品或物料名称、批号、数量等状态标志;
6、拣选后药材的洗涤应使用流动水,用过的水不得用于洗涤其它药材。不同药性的药材不得在一起洗涤。洗涤后的药材及切制和炮制品不宜露天干燥。
药材及其中间产品的灭菌方法应以不改变药材的药效、质量为原则。直接入药的药材粉末,配料前应做微生物检查。
第七十一条 根据产品工艺规程选用工艺用水。工艺用水应符合质量标准,并定期检验,检验有记录。应根据验证结果,规定检验周期。
第七十二条 产品应有批包装记录。批包装记录的内容应包括:
1、待包装产品的名称、批号、规格;
2、印有批号的标签和使用说明书以及产品合格证;
3、待包装产品和包装材料的领取数量及发放人、领用人、核对人签名;
4、已包装产品的数量;
5、前次包装操作的清场记录(副本)及本次包装清场记录(正本);
6、本次包装操作完成后的检验核对结果、核对人签名;
7、生产操作负责人签名。
第七十三条 每批药品的每一生产阶段完成后必须由生产操作人员清场,填写清场记录。清场记录内容包括:工序、品名、生产批号、清场日期、检查项目及结果、清场负责人及复查人签名。清场记录应纳入批生产记录。

第十章 质量管理
第七十四条 药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部门应负责药品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检验,受企业负责人直接领导。质量管理部门应配备一定数量的质量管理和检验人员,并有与药品生产规模、品种、检验要求相适应的场所、仪器、设备。
第七十五条 质量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
1、制定和修订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的内控标准和检验操作规程,制定取样和留样制度;
2、制定检验用设备、仪器、试剂、试液、标准品(或对照品)、滴定液、培养基、实验动物等管理办法;
3、决定物料和中间产品的使用;
4、审核成品发放前批生产记录,决定成品发放;
5、审核不合格品处理程序;
6、对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进行取样、检验、留样,并出具检验报告;
7、监测洁净室(区)的尘粒数和微生物数;
8、评价原料、中间产品及成品的质量稳定性,为确定物料贮存期、药品有效期提供数据;
9、制定质量管理和检验人员的职责。
第七十六条 质量管理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对主要物料供应商质量体系进行评估。

第十一章 产品销售与收回
第七十七条 每批成品均应有销售记录。根据销售记录能追查每批药品的售出情况,必要时应能及时全部追回。销售记录内容应包括:品名、剂型、批号、规格、数量、收货单位和地址、发货日期。
第七十八条 销售记录应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一年。未规定有效期的药品,其销售记录应保存三年。
第七十九条 药品生产企业应建立药品退货和收回的书面程序,并有记录。药品退货和收回记录内容应包括:品名、批号、规格、数量、退货和收回单位及地址、退货和收回原因及日期、处理意见。
因质量原因退货和收回的药品制剂,应在质量管理部门监督下销毁,涉及其它批号时,应同时处理。

第十二章 投诉与不良反应报告
第八十条 企业应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察报告制度,指定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管理。
第八十一条 对用户的药品质量投诉和药品不良反应应详细记录和调查处理。对药品不良反应应及时向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第八十二条 药品生产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时,应及时向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第十三章 自检
第八十三条 药品生产企业应定期组织自检。自检应按预定的程序,对人员、厂房、设备、文件、生产、质量控制、药品销售、用户投诉和产品收回的处理等项目定期进行检查,以证实与本规范的一致性。
第八十四条 自检应有记录。自检完成后应形成自检报告,内容包括自检的结果、评价的结论以及改进措施和建议。

第十四章 附则
第八十五条 本规范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物料: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等。
批号:用于识别“批”的一组数字或字母加数字。用以追溯和审查该批药品的生产历史。
待验:物料在允许投料或出厂前所处的搁置、等待检验结果的状态。
批生产记录:一个批次的待包装品或成品的所有生产记录。批生产记录能提供该批产品的生产历史、以及与质量有关的情况。
物料平衡:产品或物料的理论产量或理论用量与实际产量或用量之间的比较,并适当考虑可允许的正常偏差。
标准操作规程:经批准用以指示操作的通用性文件或管理办法。
生产工艺规程:规定为生产一定数量成品所需起始原料和包装材料的数量,以及工艺、加工说明、注意事项,包括生产过程中控制的一个或一套文件。
工艺用水:药品生产工艺中使用的水,包括: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
纯化水:为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它适宜的方法制得供药用的水,不含任何附加剂。
洁净室(区):需要对尘粒及微生物含量进行控制的房间(区域)。其建筑结构、装备及其使用均具有减少该区域内污染源的介入、产生和滞留的功能。
验证:证明任何程序、生产过程、设备、物料、活动或系统确实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有文件证明的一系列活动。
第八十六条 不同类别药品的生产质量管理特殊要求列入本规范附录。
第八十七条 本规范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八十八条 本规范自一九九九年八月一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1997年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标准等问题的通知

人事部 财政部


关于1997年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标准等问题的通知
人事部、财政部


(1997年9月30日人事部、财政部发布)


经国务院批准,从1997年7月1日起适当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标准。现将《1997年调整机关工作人员工资标准实施方案》、《1997年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标准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经国务院同意,从1997年10月1日起,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继续在考核的基础上正常晋升工资档次,具体实施仍按人薪发〔1995〕150号文件规定的办法执行。对连续三年考核优秀的机关行政人员中符合国发〔1993〕79号、国办发〔1993〕85号文件的,
要严格按照文件规定的条件和范围晋升一级级别工资。
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工资调整工作,对于促进改革、发展和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从大局出发,切实加强领导,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政策执行,根据财政预算安排,积极调度资金,保证新增工资的及时兑现,确保今年工资调整工作平稳实施。

附件一:1997年调整机关工作人员工资标准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问题的通知》(国发〔1993〕7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三个实施办法的通知》(国办发〔1993〕85号)的有关规定,制定1997年调整机关工作人员工资标准实施方案。
一、调整工资标准办法
从1997年7月1日起,将机关行政人员基础工资标准由原每人每月9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10元(调整后的工资标准见附表一)。
参照机关行政人员工资标准的调整幅度,根据机关工人的工资构成比例,相应适当调整机关工人的岗位工资标准(调整后的工资标准见附表二)。机关工人的奖金部分按照其在工资构成中的原有比例相应提高。
二、有关政策问题
1.机关工作人员工资标准调整后,相应适当提高机关新录用人员的试用期工资标准。提高后的试用期工资标准分别为:初中毕业生每月190元;高中、中专毕业生每月200元;大学专科毕业生每月215元;大学本科毕业生每月225元;获得双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研
究生班毕业和未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每月240元;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每月260元;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每月290元。
机关新参加工作的工人的学徒期、熟练期工资待遇和机关临时人员的工资待遇如何调整,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适当延伸机关行政人员职务工资、机关工人岗位工资档次(详见附表一、附表二)。工资档次延伸后,凡以往按国家有关规定增加工资超过本职务(技术等级)原最高工资档次的,进入相应的工资档次。
3.机关工人按新的岗位工资标准执行后,其原所在的岗位工资档次不变。
三、经费来源
调整机关工作人员工资标准所需经费,按现行财政体制,由各级财政分别负担。
四、组织领导
这次调整机关工作人员工资标准,各地区和党中央、国务院各部门驻京外单位,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领导下,由人事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党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及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在京单位,由人事部组织协调
,各部门具体实施。
本实施方案由人事部负责解释。
附表一:职务级别工资制工资标准表
单位:元/月
-----------------------------------------
|标 档 | 职 务
| 准 次|--------------------------------
|职 务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 主席 | | | | | | | | |
| 副主席 |480|555|630|705|780|855| | |
| 总理 | | | | | | | | |
|-------|---|---|---|---|---|---|---|---|
| 副总理 | | | | | | | | |
| |400|460|520|580|640|700|760| |
| 国务委员 | | | | | | | | |
|-------|---|---|---|---|---|---|---|---|
| 部 长 | | | | | | | | |
| |330|380|430|480|530|580|630|680|
| 省 长 | | | | | | | | |
|-------|---|---|---|---|---|---|---|---|
| 副部长 | | | | | | | | |
| |270|315|360|405|450|495|540|585|
| 副省长 | | | | | | | | |
|-------|---|---|---|---|---|---|---|---|
| 司 长 | | | | | | | | |
| |215|255|295|335|375|415|455|495|
| 厅、局长 | | | | | | | | |
|-------|---|---|---|---|---|---|---|---|
| 副司长 | | | | | | | | |
| |175|210|245|280|315|350|385|420|
| 副厅、局长 | | | | | | | | |
|-------|---|---|---|---|---|---|---|---|

| 处 长 | | | | | | | | |
| |144|174|204|234|264|294|324|354|
| 县 长 | | | | | | | | |
|-------|---|---|---|---|---|---|---|---|
| 副处长 | | | | | | | | |
| |118|143|168|193|218|243|268|293|
| 副县长 | | | | | | | | |
|-------|---|---|---|---|---|---|---|---|
| 科 长 | | | | | | | | |
| | 96|116|136|156|176|196|216|236|
| 主任科员 | | | | | | | | |
|-------|---|---|---|---|---|---|---|---|
| 副科长 | | | | | | | | |
| | 79| 94|109|124|139|154|169|184|
| 副主任科员 | | | | | | | | |
|-------|---|---|---|---|---|---|---|---|
| 科 员 | 63| 75| 87| 99|111|123|135|147|
|-------|---|---|---|---|---|---|---|---|
| 办事员 | 50| 60| 70| 80| 90|100|110|120|
-----------------------------------------

-------------------------------------------
工 资 || 级别工资 | | |
-----------------------||-------|基础工资|工龄工资|
9 |10 |11 |12 |13 |14 ||级别|工资标准| | |
---|---|---|---|---|---||--|----|----|----|
| | | | | || 一| 470| 110| |
| | | | | ||--|----|----| |
| | | | | || 二| 425| 110| 每 |
---|---|---|---|---|---||--|----|----| |
| | | | | || | | | 工 |
| | | | | || 三| 382| 110| |
| | | | | || | | | 作 |
---|---|---|---|---|---||--|----|----| |
| | | | | || | | | 一 |
| | | | | || 四| 340| 110| |
| | | | | || | | | 年 |
---|---|---|---|---|---||--|----|----| |
| | | | | || | | | 按 |
630| | | | | || 五| 298| 110| |
| | | | | ||--|----|----| 一 |
---|---|---|---|---|---|| | | | |
| | | | | || 六| 263| 110| 元 |
535|575| | | | ||--|----|----| |
| | | | | || | | | 发 |
---|---|---|---|---|---|| 七| 228| 110| |

| | | | | ||--|----|----| 给 |
455|490| | | | || | | | |
| | | | | || 八| 193| 110| |
---|---|---|---|---|---||--|----|----| |
| | | | | || | | | |
384|414|444| | | || 九| 164| 110| |
| | | | | ||--|----|----| |
---|---|---|---|---|---|| | | | |
| | | | | || 十| 135| 110| |
318|343|368| | | ||--|----|----| |
| | | | | || | | | |
---|---|---|---|---|---||十一| 111| 110| |
| | | | | ||--|----|----| |
256|276|296|316| | || | | | |
| | | | | ||十二| 92| 110| |
---|---|---|---|---|---||--|----|----| |
| | | | | || | | | |
199|214|229|244| | ||十三| 77| 110| |
| | | | | || | | | |
---|---|---|---|---|---||--|----|----| |

159|171|183|195|207|219||十四| 65| 110| |
---|---|---|---|---|---||--|----|----| |
130|140|150|160|170|180||十五| 55| 110| |
-------------------------------------------
附表二:机关技术工人岗位技术等级工资标准表
单位:元/月
------------------------------------------
|技术等级| 岗 位 工
| |------------------------------------
|(职务)|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
|高级技师|204|226|248|274|300|326|352|378|404|
|----|---|---|---|---|---|---|---|---|---|
|技 师|174|192|210|228|252|276|300|324|348|
|----|---|---|---|---|---|---|---|---|---|
|高级工 |159|175|191|207|227|247|267|287|307|
|----|---|---|---|---|---|---|---|---|---|
|中级工 |149|163|177|191|209|227|245|263|281|
|----|---|---|---|---|---|---|---|---|---|
|初级工 |144|156|168|180|196|212|228|244|260|
------------------------------------------

-----------------------
资 | 技术等级 |
---------------| |
10 |11 |12 |13 |(职务)工资|
---|---|---|---|------|
430|456| | | 55 |
---|---|---|---|------|
372|396|420| | 45 |
---|---|---|---|------|
327|347|367|387| 35 |
---|---|---|---|------|
299|317|335|353| 25 |
---|---|---|---|------|
276|292|308|324| 15 |
-----------------------

机关普通工人岗位工资标准表 单位:元/月
--------------------------------------
|档 次|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岗位工资|149|160|171|182|196|210|224|238|
--------------------------------------
--------------------------------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
256|274|292|310|328|346|364|382|
--------------------------------

附件二:1997年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标准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改革问题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三个实施办法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制定1997年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标准实施方案。
一、调整工资标准办法
从1997年7月1日起,根据事业单位各类工作人员工资制度的特点及其工资构成比例,相应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标准。调整的具体办法是:
1.对执行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制的专业技术人员、执行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工资制的专业技术人员、执行艺术结构工资制的艺术表演人员,调整职务工资标准(调整后的工资标准见附表一至十四)。
2.对执行体育津贴、奖金制的体育运动员,调整体育基础津贴标准(调整后的津贴标准见附表十五)。
3.对执行行员等级工资制的行员,调整行员等级工资标准(调整后的工资标准见附表十六)。
4.对执行职员职务等级工资制的管理人员,调整职务工资标准(调整后的工资标准见附表十七)。
5.对执行技术等级工资制的技术工人和执行等级工资制的普通工人,分别调整技术等级工资标准和等级工资标准(调整后的工资标准见附表十八)。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构成中固定部分调整后,活的部分按国家规定的工资构成比例相应提高。
二、有关政策问题
1.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标准调整后,相应提高事业单位新参加工作人员的见习期工资标准和初期工资标准。提高后的见习期工资标准和初期工资标准分别为:初中毕业生每月190元(含见习津贴,下同);高中、中专毕业生每月200元;大学专科毕业生每月215元;大学本
科毕业生每月225元;获得双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含学制为六年以上的大学本科毕业生)、研究生班毕业和未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每月240元;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每月260元;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每月290元。
新进入优秀体育运动队的试训运动员,临时体育津贴调整为每人每月140元。
事业单位新参加工作的工人的学徒期、熟练期工资待遇和事业单位临时人员的工资待遇如何调整,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民办教师的工资待遇如何调整,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3.适当延伸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职务工资、体育运动员的体育基础津贴、行员的行员等级工资、工人的技术等级工资和等级工资档次(详见附表一至十八)。凡以往按国家有关规定增加工资已超过本职务(技术等级)原最高工资档次的,进入相应的工资档次。
三、经费来源
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标准所需经费,按原资金渠道开支。由财政开支的,按现行财政体制分别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负担。
四、组织领导
这次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标准,地方事业单位和党中央、国务院各部门所属在京外的事业单位(少数部门除外),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领导下,由人事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党中央、国务院各部门所属在京事业单位,由人事部组织协调,各部门具体实施。
本实施方案由人事部负责解释。
附表一:高教、科研人员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标准表
单位:元/月
----------------------------------------
| 职 务 | 职 务
| |--------------------------------
| 等 级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
| 教 授 | | | | | | | | |
| |404|444|484|534|584|634|684|734|
| 研究员 | | | | | | | | |
|------|---|---|---|---|---|---|---|---|
| 副教授 | | | | | | | | |
| |289|319|349|379|409|449|489|529|
| 副研究员 | | | | | | | | |
|------|---|---|---|---|---|---|---|---|
| 讲 师 | | | | | | | | |
| |219|239|259|279|299|329|359|389|
|助理研究员 | | | | | | | | |
|------|---|---|---|---|---|---|---|---|
| 助 教 | | | | | | | | |
| |179|193|207|227|247|267|287|307|
|研究实习员 | | | | | | | | |
----------------------------------------

--------------------------------
工 资 标 准 |
-------------------------------|
九 | 十 |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
| | | | | | | |
784|834|884| | | | | |
| | | | | | | |
---|---|---|---|---|---|---|---|
| | | | | | | |
569|609|649|689|729|769| | |
| | | | | | | |
---|---|---|---|---|---|---|---|
| | | | | | | |
419|449|479|509|539|569|599|629|
| | | | | | | |
---|---|---|---|---|---|---|---|
| | | | | | | |
327|347|367|387| | | | |
| | | | | | | |
--------------------------------
附表二: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标准表
单位:元/月
----------------------------------------
| 职 务 | 职 务
| |--------------------------------
| 等 级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
|中学高级教师|289|319|349|379|409|449|489|529|
|------|---|---|---|---|---|---|---|---|
|中学一级教师| | | | | | | | |
| |219|239|259|279|299|329|359|389|
|小学高级教师| | | | | | | | |
|------|---|---|---|---|---|---|---|---|
|中学二级教师| | | | | | | | |
| |179|193|207|227|247|267|287|307|
|小学一级教师| | | | | | | | |
|------|---|---|---|---|---|---|---|---|
|中学三级教师| | | | | | | | |
| |164|176|188|206|224|242|260|278|
|小学二级教师| | | | | | | | |
|------|---|---|---|---|---|---|---|---|
|小学三级教师|159|170|181|197|213|229|245|261|
----------------------------------------

--------------------------------
工 资 标 准 |
-------------------------------|
九 | 十 |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
569|609|649|689|729|769| | |
---|---|---|---|---|---|---|---|
| | | | | | | |
419|449|479|509|539|569|599|629|
| | | | | | | |
---|---|---|---|---|---|---|---|
| | | | | | | |
327|347|367|387|407|427|447|467|
| | | | | | | |
---|---|---|---|---|---|---|---|
| | | | | | | |
296|314|332|350|368|386| | |
| | | | | | | |
---|---|---|---|---|---|---|---|
277|293|309|325|341| | | |
--------------------------------
附表三:中专、技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标准表
单位:元/月
----------------------------------------
| 职 务 | 职 务
| |--------------------------------
| 等 级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
| 高级讲师 |289|319|349|379|409|449|489|529|
|------|---|---|---|---|---|---|---|---|
| 讲 师 |219|239|259|279|299|329|359|389|
|------|---|---|---|---|---|---|---|---|
| 助理讲师 |179|193|207|227|247|267|287|307|
|------|---|---|---|---|---|---|---|---|
| 教 员 |164|176|188|206|224|242|260|278|
----------------------------------------

--------------------------------
工 资 标 准 |
-------------------------------|
九 | 十 |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
569|609|649|689|729|769| | |
---|---|---|---|---|---|---|---|
419|449|479|509|539|569|599|629|
---|---|---|---|---|---|---|---|
327|347|367|387|407|427|447|467|
---|---|---|---|---|---|---|---|
296|314|332|350|368|386| | |
--------------------------------
附表四:卫生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标准表
单位:元/月
-----------------------------------------
| 职 务 | 职 务
| |--------------------------------
| 等 级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
| 主任医、 | | | | | | | | |
| |404|444|484|534|584|634|684|734|
|护、药、技师 | | | | | | | | |
|-------|---|---|---|---|---|---|---|---|
| 副主任医、 | | | | | | | | |
| |289|319|349|379|409|449|489|529|
|护、药、技师 | | | | | | | | |
|-------|---|---|---|---|---|---|---|---|
|主治医(主管 | | | | | | | | |
| |219|239|259|279|299|329|359|389|
|护、药、技)师| | | | | | | | |
|-------|---|---|---|---|---|---|---|---|
| 医、护、 | | | | | | | | |
| |179|193|207|227|247|267|287|307|
| 药、技师 | | | | | | | | |
|-------|---|---|---|---|---|---|---|---|
| 医、护、 | | | | | | | | |
| |164|176|188|206|224|242|260|278|
| 药、技士 | | | | | | | | |
-----------------------------------------

--------------------------------
工 资 标 准 |
-------------------------------|
九 | 十 |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
| | | | | | | |
784|834|884| | | | | |
| | | | | | | |
---|---|---|---|---|---|---|---|
| | | | | | | |
569|609|649|689|729|769| | |
| | | | | | | |
---|---|---|---|---|---|---|---|
| | | | | | | |
419|449|479|509|539|569|599|629|
| | | | | | | |
---|---|---|---|---|---|---|---|
| | | | | | | |
327|347|367|387|407|427|447|467|
| | | | | | | |
---|---|---|---|---|---|---|---|
| | | | | | | |
296|314|332|350|368|386| | |
| | | | | | | |
--------------------------------
附表五: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标准表
单位:元/月
----------------------------------------
| 职 务 | 职 务
| |--------------------------------
| 等 级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
|高级工程师 |289|319|349|379|409|444|484|524|
|------|---|---|---|---|---|---|---|---|
|工 程 师 |219|239|259|279|299|329|359|389|
|------|---|---|---|---|---|---|---|---|
|助理工程师 |179|193|207|227|247|267|287|307|
|------|---|---|---|---|---|---|---|---|
|技 术 员 |164|176|188|206|224|242|260|278|
----------------------------------------

------------------------------------
工 资 标 准 | |
-------------------------------|---|
九 | 十 |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
564|604|644|684|724|764|804|844|884|
---|---|---|---|---|---|---|---|---|
419|449|479|509|539|569|599|629| |
---|---|---|---|---|---|---|---|---|
327|347|367|387|407|427|447| | |
---|---|---|---|---|---|---|---|---|
296|314|332|350|368|386| | | |
------------------------------------
附表六:农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标准表
单位:元/月
----------------------------------------
| 职 务 | 职 务
| |--------------------------------
| 等 级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
|高级农艺师 |289|319|349|379|409|444|484|524|
|------|---|---|---|---|---|---|---|---|
|农 艺 师 |219|239|259|279|299|329|359|389|
|------|---|---|---|---|---|---|---|---|
|助理农艺师 |179|193|207|227|247|267|287|307|
|------|---|---|---|---|---|---|---|---|
|技 术 员 |164|176|188|206|224|242|260|278|
----------------------------------------

------------------------------------
工 资 标 准 | |
-------------------------------|---|
九 | 十 |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
564|604|644|684|724|764|804|844|884|
---|---|---|---|---|---|---|---|---|
419|449|479|509|539|569|599|629| |
---|---|---|---|---|---|---|---|---|
327|347|367|387|407|427|447| | |
---|---|---|---|---|---|---|---|---|
296|314|332|350|368|386| | | |
------------------------------------
附表七:经济、会计、统计专业人员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标准表
单位:元/月
-----------------------------------------
| 职 务 | 职 务
| |--------------------------------
| 等 级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
| 高级经济、 | | | | | | | | |
| |289|319|349|379|409|444|484|524|
|会计、统计师 | | | | | | | | |
|-------|---|---|---|---|---|---|---|---|
|经济、会计、 | | | | | | | | |
| |219|239|259|279|299|329|359|389|
| 统计师 | | | | | | | | |
|-------|---|---|---|---|---|---|---|---|
| 助理经济、 | | | | | | | | |
| |179|193|207|227|247|267|287|307|
|会计、统计师 | | | | | | | | |
|-------|---|---|---|---|---|---|---|---|
| 经济、会计、| | | | | | | | |
| |164|176|188|206|224|242|260|278|
| 统计员 | | | | | | | | |
-----------------------------------------

------------------------------------
工 资 标 准 | |
-------------------------------|---|
九 | 十 |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
| | | | | | | | |
564|604|644|684|724|764|804|844|884|
| | | | | | | | |
---|---|---|---|---|---|---|---|---|
| | | | | | | | |
419|449|479|509|539|569|599|629| |
| | | | | | | | |
---|---|---|---|---|---|---|---|---|
| | | | | | | | |
327|347|367|387|407|427|447| | |
| | | | | | | | |
---|---|---|---|---|---|---|---|---|
| | | | | | | | |
296|314|332|350|368|386| | | |
| | | | | | | | |
------------------------------------
附表八: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专业人员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标准表
单位:元/月
------------------------------------------
| 职 务 | 职 务
| |--------------------------------
| 等 级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
|高级记者(编辑)| | | | | | | | |
| |404|444|484|534|584|634|684|734|
|编审、播音指导 | | | | | | | | |
|--------|---|---|---|---|---|---|---|---|
|主任记者(编辑)| | | | | | | | |
| 副 编 审 |289|319|349|379|409|449|489|529|
| 主任播音员 | | | | | | | | |
|--------|---|---|---|---|---|---|---|---|
| 记者(编辑) | | | | | | | | |
| |219|239|259|279|299|329|359|389|
| 一级播音员 | | | | | | | | |
|--------|---|---|---|---|---|---|---|---|
|助理记者(编辑)| | | | | | | | |
| |179|193|207|227|247|267|287|307|
| 二级播音员 | | | | | | | | |
|--------|---|---|---|---|---|---|---|---|
| 三级播音员 |164|176|188|206|224|242|260|278|

不分页显示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税务机关征收社会保险费工作的指导意见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税务机关征收社会保险费工作的指导意见
国税发[2002]12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地方税务局:
近年来,根据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规定和省级人民政府的决定,由地方税务局征收社会保险费的地区不断增多。目前,全国已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2个计划单列市地方税务局征收社会保险费,体现了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对税务机关的高度信任和充分肯定。最近,国务院领导对税务机关征收社会保险费问题作出明确指示,要求税务机关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做好社会保险费征收管理工作。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推动税务机关社会保险费征收管理工作,保证社会保险费收入及时、足额入库,为实现“两个确保”提供有力资金保障,现就税务机关的社会保险费征收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做好社会保险费征收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实践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应对加入wto后新形势的必然要求。建立稳定、可靠的社会保障基金筹措机制,是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两个确保”的首要前提。因此,社会保险费征收管理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深化改革、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税务机关肩负着筹集国家财政资金、调节社会收入分配、支持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能,经过多年实践,积累了大量和丰富的征管经验,培养和锻炼出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熟、能打硬仗的干部队伍。同时,由于熟悉和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工资水平、人员变化、财务收支等情况,使税务机关征收社会保险费具有明显优势,有利于保证和加大社会保险费征收力度。另一方面,税务机关通过征收社会保险费,扩大了收入规模,更多地参与同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有利于提高自身的地位,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征收社会保险费是税务机关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是税务机关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为国分忧的具体体现。因此,各级税务机关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征收社会保险费的重要意义。已经负责征收社会保险费的税务机关,要认真履行国务院和地方政府赋予的职责,不辱使命,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尚未承担社会保险费征收任务的税务机关,要以积极的态度创造条件,争取早日接手这项工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动改革深入,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两个确保”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切实加强对社会保险费征收管理工作的领导
对于税务机关,社会保险费征收管理工作是一项全新的业务,虽然与税收征管有一些共同的方面,但也有较多的不同之处,特别在起步阶段,面临着诸多矛盾和困难。因此,能否做好社会保险费征管工作,关键在于领导重视与否。事实证明,凡是领导重视的地方,社会保险费征收管理工作就开展得比较好,工作成效较大,存在问题较少;反之,社会保险费征收管理工作矛盾较为突出,工作难有起色。各级税务机关的领导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从关乎今后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并支持社会保险费的征收管理工作。实行税务机关征收社会保险费的地区,要将其纳入税务部门重要议事日程,从组织机构、人员、经费上给予充分保证,切实把这项工作做好。各级税务机关要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主要领导要深入实际和基层,研究和解决社会保险费征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征管方案并落到实处,为做好社会保险费征收管理工作创造良好和必要的环境与条件。
三、积极做好税务机关征收社会保险费的宣传工作
征收社会保险费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同时,又与各个部门联系紧密。因此,大力加强宣传工作是做好社会保险费征收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
(一)各级税务机关要主动向当地党政领导反映和宣传。已经接手社会保险费征收管理工作的地区,要通过有分析、有数据、有对比、有说服力的宣传,积极向各级党政领导反映税务机关征收管理的优势、取得的成绩、征管工作的艰辛以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进一步做好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获得党政领导的肯定和支持。尚未接手这项工作的地区,要通过积极宣传,使党政领导认识到税务机关征收社会保险费的优势和效果,促使其尽快把社会保险费征收管理工作交给税务机关。
(二)要向社会广为宣传,使社会各方面了解税务机关征收社会保险费的艰辛、成效以及做好工作的态度和决心,从而让社会关心、了解和支持税务机关征收社会保险费工作。
(三)要向广大缴费人进行宣传。通过各种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使缴费人知晓缴纳社会保险费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熟悉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有关规定、程序和方法,了解税务机关是征收社会保险费的主体,认识到缴纳社会保险费的重要意义,从而营造出良好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氛围,减少税务机关征收管理工作的阻力和压力。
为此,各地每年至少要整理出两篇以上宣传税务机关征收社会保险费成效和经验的报道材料,通过报刊、杂志、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介刊播,加大宣传力度。
四、坚决贯彻落实依法征收社会保险费的原则
依法行政是税务机关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税务机关依法行政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依法治税和依法征费。因此,依法征费、规范执法,是各级税务机关在社会保险费征管工作中必须始终坚持的原则。首先,在社会保险费各项征收管理工作中,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其次,规范征费行为。通过制定和完善有关征收管理制度及办法,使社会保险费征收、管理和检查等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使其逐步规范化。再次,要严格执法,依法征费,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费”。在组织社会保险费收入和清缴欠费过程中,正确和有效地运用加收滞纳金、处罚等手段,维护法律、法规严肃性。
五、大力加强和推进社会保险费征收管理信息化建设
科技加管理是今年税收工作的主题。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党组一直强调要融会贯通地做好“依法治税、从严治队和科技加管理”三篇文章,其中,科技加管理是“依法治税、从严治队”的重要保证。只有做好“科技加管理”,大力加强和推进信息化建设,才能更好地实现“依法治税”和“从严治队”。在社会保险费征管工作中,同样要做好这三篇文章。税务机关征收社会保险费的实践充分证明,加强和推进社会保险费征管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克服税务部门人员少、任务重的矛盾,规范社会保险费各项征管工作,对于提高社会保险费征管质量和效率,科学、合理地确定缴费基数和收入计划,扩大征缴覆盖面,加强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及劳动保障、财政、银行等有关部门之间的工作联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各级税务机关一定要把社会保险费征管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在充分利用目前税务机关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大力加强和推进社会保险费征收管理信息化建设,避免重复和浪费。
六、主动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
社会保险费征收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劳动保障、财政、银行等多个部门,任何一个部门工作没有衔接好,都会对征管全局产生不利影响,降低征管效率和质量。只有部门间形成整体合力,理顺工作关系,减少推诿扯皮,才能做好各项征管工作。当前,尤其要做好征管衔接工作,处理好征收数据资料的交换、整理工作,力求准确、高效,为提高征收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各级税务机关要增强全局观念,识大体,顾大局,讲团结,求谅解,重协作,在社会保险费征收管理工作中,主动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实事求是地说明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争取理解和支持,确保社会保险费各项征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七、突出征管工作重点抓好管理
根据目前社会保险费工作分工情况,税务机关的主要职责和任务是认真贯彻执行政策,做好各项征收管理工作。为此,各级税务机关要抓住社会保险费征管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争取年年有所突破。只有强化征收管理,才能使上劲、使好劲。从各地反映的情况看,当前工作要着重解决好以下问题:
(一)积极推动社会保险费集中、统一征收
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规定:社会保险费实行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以下称“三费”)集中、统一征收。征收主体只能是税务机关,或者只能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目前有些地区由两个机构共同征收社会保险费,不利于社会保险费征缴工作的开展。这些地区的税务机关要积极向当地政府反映,求得理解和支持,尽快实现“三费”集中、统一征收,有条件的地区也可实行“五费”统收。
(二)加强社会保险费费源管理
税务机关要全面掌握和了解社会保险费费源分布情况,摸清有效费源和重点费源,做到心中有数。要建立重点费源大户档案,将缴费数额较大的企业作为重点监控户管理,随时掌握其费源变化情况。同时,利用税务机关熟悉企业财务状况以及具有较强的征管力量等优势,结合税收征管、稽查以及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定期对缴费人数、缴费基数等申报资料进行检查核实,确保费源真实。
(三)加强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核实工作
缴费基数的确定既关系到社会保险费征收工作的全局,也关系到缴费人的切身利益。因此,税务机关应紧密结合征收管理做好这项工作。目前要着重解决缴费基数不实的问题,认真核实参保户数和参保人数,凡与缴费基数相关的项目,如缴费人数、缴费工资总额等,都应严格、仔细核定,确保真实和准确。
(四)积极参与做好社会保险费征收计划的制定工作
目前一些地方税务机关尚未参与制定社会保险费征收计划,从而给征收工作带来被动。为此,税务机关要发挥熟悉缴费单位和缴费个人相关情况等优势,求得地方党政领导的理解和支持,学习和借鉴浙江、广东、福建等地的经验,积极参与并做好征收计划的制定工作。要对参保户数、缴费单位、费率、缴费人数等情况进行认真、仔细核对,发现问题要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以取得共识,实事求是地制定社会保险费征收计划。
(五)加大社会保险费清欠力度
各级税务机关根据当地政府规定负责清理欠费的,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清欠力度。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欠费实行分类管理,先清新欠,再清陈欠,把由于缴费人消亡等原因造成的死欠情况与有关部门沟通,协商解决办法,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对欠费大户,尤其是欠缴千万元以上的企业作为清欠重点,实行监控督缴制度。要根据清欠对象的实际缴费能力,督促企业制定补缴欠费计划,按月督缴,定期公布欠费情况和追缴情况。
八、加强社会保险费调查研究工作
税务机关征收社会保险费是一项新的工作,时间较短,实际困难和问题较多,特别是社会保险费的征收和管理脱节,各地社会保险费政策不统一、征管不规范,部门之间需要做大量协调工作等,影响了税务机关社会保险费征收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此,各级税务机关要根据当前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抓住主要矛盾,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完善《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要善于向有关地区学习,汲取好的经验和做法,为我所用,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不断探索社会保险费征收管理工作的新路子。



国家税务总局
二○○二年九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