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对鲁工商个字〔1994〕97号请示的答复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02:29:49  浏览:884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对鲁工商个字〔1994〕97号请示的答复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对鲁工商个字〔1994〕97号请示的答复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你局《关于个体私营经济登记管理有关问题的请示》(鲁工商个字〔1994〕97号)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1993年7月我局第13号令发布的《商品交易市场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确立了对商品交易市场进行登记管理的制度。这项制度只对商品交易市场场所及开办单位进行登记管理,并不涉及进入市场的经营主体资格的认定。对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的登记及监督管理,仍应按国家现
行法规执行。



1994年6月17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菜园坝地区综合整治的通告

重庆市人民政府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菜园坝地区综合整治的通告

第 73 号


现发布《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菜园坝地区综合整治的通告》,自2000年4月10日起施行。


市 长

二OOO年四月二日




第一条 为创造菜园坝地区文明、整洁、安全有序的站前环境,保障客运经营者、旅客和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投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菜园坝地区的实际,制定本通告。
第二条 本通告所称菜园坝地区(以下简称地区)的范围是:南起龙家湾隧道口,沿菜袁路经综合交易市场至珊瑚公园停车场,北至八一、向阳隧道口,东起南区路立交桥口,西至渝铁村重庆火车站派出所门口范围内的地上(含人行道、临街门面、建筑物广告)、地下(含通道、市场
)区域。
第三条 综合整治的重点是交通秩序、社会治安秩序、经营秩序和市容环境卫生。
第四条 综合整治的时间从2000年4月10日至2000年12月31日。综合整治结束后,由渝中区人民政府负责对地区实施综合管理。
第五条 凡进入该地区的单位和个人应当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应当自觉遵守城市管理规定,维护市容环境卫生;应当自觉遵守道路交通规则,维护道路畅通。
第六条 加强营运秩序管理。
汽车客运站的营运线路实行分线定站,各站之间的营运线路应合理分流。
汽车客运站实行旅客凭票进站,车辆签单出站制度。
禁止站外约点上客、怠速沿街揽客。
第七条 公共汽车、出租汽车在站前地区提供乘用服务时,应当在批准的站点、区域停靠、上下旅客。接送旅客的非营运车辆按规定停放。公共汽车不准超时等客。禁止在批准的站点、区域以外停靠、上下旅客。
第八条 南、北广场,珊瑚停车场内禁止停放营运客车,禁止在停车场内上下旅客。
第九条 汽车客运站实行微机统一售票,逐步实现车站间联网售票。
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擅自设立客运站点。
第十条 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在营运和票务活动中出现下列行为:
(一)以“导乘”“引乘”等形式引诱旅客购票、乘车或雇佣人员拉客、揽客;
(二)以给予财物或其他不正当手段招徕旅客;
(三)在站内、站外等公共场所用高音喇叭或其他不正当方式招徕旅客;
(四)倒卖火车票、汽车票。
第十一条 加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
在该地区进行下列活动,除依法经有关部门批准外,应当征得菜园坝综合管理处的同意:
(一)组织咨询、展览、宣传等社会、经济、文化活动;
(二)设置、悬挂、张贴、散发宣传品;
(三)设置户外广告(含人行道护栏、地下通道、电杆、建构筑物广告等)、灯饰及其它标牌;
(四)从事户外施工作业、开挖、出渣、运渣;
(五)影响地区管理秩序的其它活动。
第十二条 从事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经营,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出售变质食品以及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管理的行为;
(二)短斤少两,以劣充优,强买强卖;
(三)违价经营,牟取暴利;
(四)利用抠心掉包等形式进行欺诈、敲诈勒索。
第十三条 地区内禁止下列活动:
(一)强行为旅客介绍食宿、搬运行李;
(二)随地躺卧、露宿;
(三)乞讨、拾荒;
(四)随地吐痰、便溺或乱扔废弃物;
(五)占道摆摊设点、堆放物品、搭建亭棚。
第十四条 整治期间,应对该地区的摊点、亭棚进行彻底清理,未经批准或影响市容市貌的,必须予以撤除。
第十五条 违反本通告第九条一款规定的,由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业,并处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通告第九条二款规定的,由交通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取缔,并处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六条 违反本通告第八条规定的,由公安机关处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通告第六条三款规定的,由公安机关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
违反本通告第十条(一)至(三)项规定的单位,由公安机关处5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罚款;违反本通告第十条(一)至(三)项规定的个人,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在该地区进行拉帮结派等团伙违法活动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从重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 违反本通告其他规定的单位和个人,由菜园坝综合管理处配合相应的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给予处罚。
第十八条 当事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第十九条 鼓励公民检举违反本通告的人和事,受理部门应严格为举报人保密。举报内容经查证属实的,受理部门应给予举报人500元的奖励。
举报电话为:63737318。
第二十条 本通告规定由公安机关实施的处罚,由重庆市公安局城市管理治安支队负责执行。
铁路公安机关负责维护火车站内的治安秩序。发生在火车站内违反本通告第十条(一)至(三)项规定的行为,铁路公安机关可以依据本通告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一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其他火车站、汽车站的管理,可以适用本通告。具体执法机关,由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确定。
第二十二条 本通告自2000年4月10日起施行。



2000年4月2日

在京举办新闻发布会登记暂行办法(已废止)

新闻出版署


在京举办新闻发布会登记暂行办法
1993年9月8日,新闻出版署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京举办新闻发布会问题的补充通知》(国办发〔1993〕46号,以下简称《通知》),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按照《通知》规定在北京举办的新闻发布会,凡应由新闻出版署办理登记手续的,均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在北京举办新闻发布会,举办单位应当依照下列规定取得批准,持审核同意的批件,到新闻出版署办理登记手续。
(一)国务院部门所属单位须经国务院有关部门审核批准;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所属单位须经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审核批准;
(三)企事业、群众团体和个人在京举办新闻发布会,须经所隶属的国务院部门或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审核批准。
第四条 办理新闻发布会登记手续,举办者须在举办日期的7日前到登记机关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书中应当载明新闻发布会的目的、理由、内容、时间、地点、人数、经费来源、经费数额、举办单位名称和地址、负责人和联系人的姓名、住址、电话以及邀请新闻单位名单。
第五条 新闻发布会的主要内容,应以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为主。一般企业开业,产品上市等商业活动不宜举办新闻发布会。
第六条 凡涉及物质产品、科技成果、技术专利等内容的新闻发布会,登记时应提供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以上质量、监督、检验、专利等主管部门的认定书或证明书。
第七条 新闻发布会涉及对外宣传,需邀请外国及港、澳、台新闻机构的记者或驻华使馆人员参加的,应由新闻出版署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共同审核同意后方可办理登记手续。
第八条 凡符合登记要求的新闻发布会,由举办者填写《在京新闻发布会登记表》(由新闻出版署统一印制),登记机关对有关文件和登记表审核后,应在举办日期的3日前将准予登记的决定书面通知举办单位或联系人,并发给登记证。不予登记的,登记机关也应在举办日期的3日前书面通知举办单位或联系人。
第九条 新闻发布会应按照登记时间、地点、内容进行,举办者不得随意变更有关登记事项。
第十条 举办新闻发布会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违反《通知》的有关规定。
第十一条 应登记而未按规定登记的新闻发布会,不得在北京举行,违者由有关部门追究举办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第十二条 对应登记未按规定登记而举办的新闻发布会,新闻单位不予采访,不予报道。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新闻出版署解释。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